杜牧《题元处士高亭》
《题元处士高亭(宣州)》
杜牧 〔唐代〕
水接西江天外声,小斋松影拂云平。
【资料图】
何人教我吹长笛,与倚春风弄月明。
译文
江水连接着青弋江,从天外传来浩浩荡荡的响声。小小书斋前,松影婆娑,拂弄云雾,与云齐平。
想起在扬州的二十四桥明月夜,如今谁人来教“我”吹长笛呢?又能与谁一起倚着春风,共赏一轮明月呢?
注释
元处士:即元孚。处士:未仕或不仕的人。
赏析
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题亭诗。
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,一则认为作于唐代开成三年(838),最直接的原因是诗人在诗题下注“宣州”二字。且诗中“何人教我吹长笛”,与之前在扬州为官留下的“玉人何处教吹箫”时间上相去不远,可作呼应。当时杜牧以宣州团练判官入幕宣徽观察使崔郸麾下。在宣州期间,诗人去国怀乡,颇感知音难觅,直至遇见元处士,一见如故,志趣相投,相得甚欢,遂于相仿之际,登高亭有感,题诗于高亭之上,诗亭相得益彰,极具文气。
二则认为作于唐会昌四年九月(844),杜牧被贬池州刺史,这年42岁。池州治所秋浦县(今安徽贵池)。理由是 “元处士”所居处为阳陵县,属池州管辖,诗中“水接西江”,即指门前春水靠近青弋江,阳陵县离青弋江很近,西为九华山,东为太平湖,接青弋江。杜牧来往其间也较为便捷。综合来看,笔者更倾向于第一种见解。
“元处士”,即元孚。据《全唐诗》卷八二三《元孚小传》:“元孚,宣城开元寺僧,与许浑同时。”
据杜牧另一首中所写,“元处士”原是陵阳山上的隐士,是个身世两忘的人。虽身居陋室,但心却宽广。喜欢对酒,却不饮;喜欢诗文,探讨琢磨。他知足常乐,从不怨天尤人,心境豁达大度,是真正的隐士。由此可见,“元处士”是一位隐居山林、安贫乐道、爱好读书、淡泊名利的人。
题目中的“高”字,不仅仅是说亭子位置之高,交代亭子的名字,也从侧面表达了元处士的品格高尚、志趣高雅、淡泊名利、高风亮节。
“水接西江天外声,小斋松影拂云平。”这两句是说,亭前的春水,连接着青弋江,从天外传来浩浩荡荡的响声。小小书斋前,松影婆娑,拂弄云雾,与云齐平。这是写“高亭之所见”。
“水”,即“元处士”亭前的春水。“西江”,即宣州之西的青弋江。登上高亭的诗人,纵目远眺,看到了水绕高亭,听到了涛声汩汩,感受到了春风拂面,与云齐平,仿佛置身仙境。
“何人教我吹长笛,与倚春风弄月明。”这两句是说,想起在扬州的二十四桥明月夜,如今谁人来教“我”吹长笛呢?又能与谁一起倚着春风,共赏一轮明月呢?这是写“高亭之所想”。
这两句诗境大抵出自“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”。只不过将语句对调了。先说“玉人何处教吹箫”,再言“二十四桥明月夜”,其意境是一样的。诗人之所以对调是有深意的,何人教我吹长笛,何其悲凉、何其伤感、何其落寞?而扬州句却丝毫感觉不到这种落寞,总能感觉到的是对扬州的迷恋、不舍、深情。因为那个时候,最起码有个懂他、爱护他、铁粉领导牛僧孺,全唐诗有其诗四首。值得一提的是,杜牧的人生也随着牛僧孺倒台一贬再贬,这时道家思想就在诗人心中扎根了,无意仕途,一直要求外放,也算是放逐一颗失落的灵魂吧。“士为知己者死”,无知己的政治舞台已然不适合他了,也不必眷恋。人生不过如此,得一二知己足矣。“元处士”,就这样适时走进了诗人的世界,抚慰着诗人一颗失落的灵魂。
如果登上高亭,仅仅看到的是风景,那就失之浅薄了。他看到的是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哀。他渴望得到的是赏识他,是一起指点江山,“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之将倾”的政治知音。表面看是乐景,实则隐藏着哀情。这也从另一方面肯定了“元处士”在诗人心中的独特位置。
纵览全诗,情藏于景,境藏于物,志藏于人,含蓄蕴藉,意蕴悠长,意境阔大,格局高远,壮丽绚烂,是为题亭诗中的绝妙佳作。
赏析来源公众号:古诗词日历,作者:严勇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