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世界新要闻】榜样力量 | 军旅八年,他的青春不可复刻!
从入伍成为舟桥操作手,到选调至机关宣传股(科)担任通信员;从考入陆军工程大学学习,到实习选调至中央军委做网络管理员;从基层单位工程兵到全国大学生军事、数学建模大赛双双一等奖,潘建鑫的八年军旅生涯无人能复刻。
个人简介
潘建鑫
(资料图片)
软件学院软件1206班
现于软件学院软件2006班学习余下的本科课程
曾服役于原广州军区42集团军,后转隶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陆军第74集团军61630部队,2017年考入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习,2019年选调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实习,实习期满后留任战场环境体系论证中心网络管理员及计算机技师。
个人荣誉
01 74基团军钢铁先锋银质奖章
02 陆军工程大学学习训练先进个人“学习尖兵”军级表彰
03 学习训练先进个人“新星奖”、学习训练先进个人“银星奖”、学习训练先进个人“上等生”
04 “优秀士兵”“优秀学员”并嘉奖2次
05 “砺网-2019信息保障综合演练”先进个人
06 全国大学生军事建模全国一等奖
07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一等奖
08 协同数学教研室编著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优秀论文集》上下两册
09 以第二作者身份获《计算机数据安全管理系统V1.0》(2019SR0920778)软件著作权(2021年无偿转让至陆军工程大学
10 一次二等奖学金、两次三等奖学金
广州大帽山排爆之旅
入伍第二年,潘建鑫有幸作为宣传人员,参与“广州大帽山”搜排爆任务,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忘的回忆。
潘建鑫的主要任务是全程真实记录搜排爆任务,他需要与搜排爆手一起进入山林,手挽手走过雷区,地毯式搜索残留炮弹。这样的任务是存在一定危险性的,不能保证安全,“我虽然感到后怕但却并不后悔,毕竟这样的经历可谓少之又少”。
▲右边为潘建鑫
“广州大帽山”搜排爆任务较重,时间持续近一个月。对潘建鑫而言,印象最深的是引爆弹药,因为弹药一旦出库就不再回收,需要全部销毁。所有弹药引爆的声音震耳欲聋,冲击波在地上形成了巨大的坑洞,整个世界变成一片雾蒙蒙,是任何电影都无法演出的壮观场面。正是因为亲身经历这样的场面,潘建鑫才更能明白军人的职责与义务。
伤疤是我的“荣誉勋章”
2017年考入陆军工程大学后,潘建鑫认真对待每日的学习与训练,从来没有懈怠过。在一次训练过程中他膝盖意外受伤,但当时他并没有在意,只把它当成小伤看待,即使感到膝盖疼痛,还是继续坚持训练。然而当他实在忍受不住疼痛去医院检查的时候,却被告知他的半月板三度撕裂,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,只能手术切除半月板。
▲中间为潘建鑫
对身为军人的潘建鑫来说,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,这表示他以后不能再做剧烈运动,尤其是高强度训练。“不甘心肯定是有的,但还是希望能够通过其他方面继续为国家效力。”他坦然接受了伤病,并且利用养伤的这段时间,学习新知识参加比赛,提升自己。伤痛如此可怕,而他却无惧伤痛,反而将他看作来自命运的一次嘉奖。
生命不息,学习不止
“全国大学生军事建模一等奖、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是对我的肯定,打开了我的一扇门。”通过陆军工程大学教员推动,潘建鑫组队进行为期五个月的脱产备赛。为了备战比赛他开始自学matlab及其他建模工具,与团队成员共同奋斗,最终一路披荆斩棘获得全国一等奖。这次比赛也让原本低沉的潘建鑫决定了以后的发展方向,并顺利选调到中央军委。
选调北京单位后的工作制度与部队差异很大,同时这次选调让他到达了更高的平台,看到了更开阔的世界,身边的事物、环境无一不在推动他前进:“我身边聚集着一群很厉害的人,这使我有了退伍回来考研的想法。”年龄并非限制他前进的因素,只是单纯地想要去追寻自己的理想。
▲中间为潘建鑫
重返校园之适应“新”角色
从软件1206班到软件2006班,中间跨度8年,经历过部队的“忘我”训练,感受过陆军工程大学的“训练+学习”模式,对于大学生这一熟悉又陌生的角色,潘建鑫表示一开始并不能很好适应,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理解还停留在8年前。为了尽快追赶同学们的学习进度,潘建鑫除了勤学更多地是好问,对于欠缺的知识不断请教身边的老师和同学,通过努力学习提升能力从而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。
回归校园后,他仍然保持着晚上10点睡早上六点起的良好作息,早起晨跑锻炼是唤起他一天精气神的“必备养料”,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投入于繁重的课业中,循序渐进,与日俱新。
基层是历练,陆军工程大学是培养,军委机关是提升。更高的平台,让潘建鑫有了更明确的目标。没有什么能够阻碍他前进的步伐,退伍只是为了以更饱满的精神面貌去追寻他向往的光!
关键词: